红河州绿春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 招商动态 |2013-07-26
近年来,绿春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方针,围绕“做大、做强、做优、做精”的发展思路,以遏制水土流失为重点,兼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林下产业经济,目前,全县已有茶叶26万亩、橡胶近40万亩、草果17万亩、八角14.2万亩、紫胶3.2万亩、核桃1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20余万亩,此外还有胡椒、油茶、石斛、木姜子、咖啡、黄栀子等5万余亩。林下产业经济让过去因山高坡陡而致富困难的山区农民找到了致富奔小康之路。
破解林下无“财”瓶颈
绿春县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保存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如何将优势资源转化成经济优势呢?
绿春县始终把林下经济产业培植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了《绿春县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培植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政府投入,正确引导,强化广大群众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培植意识,调动群众种植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实施林下套种草角、茶叶、八角等经济作物立体复合模式,使其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同时,按照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思路,紧紧依托“兴边富民”工程和国家、省、州组织实施的林业建设等重点工程,引导农民植树造林,在大规模种植生态林木的同时改造低效益山坡和林地,发展特色经济林果。在230米至1300米的低海拔地区,绿春集中发展以橡胶、胡椒、石斛和紫胶等原料型植物为主的绿色产业;在海拔1400米至1800米的区域,主要种植优质水稻、茶叶、核桃、八角和速生丰产林等经济林果产业;在海拔超过1800米的山区,开发的项目以中草药和林下草果为主。去年以来,该县先后在不同海拔的地区建成14个规模较大的橡胶产业发展带、胡椒产业生产基地,生态茶叶、石斛、林下草果和优质红软米种植生产区。在这些推行生态化和标准化生产管理的产业区中,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达53.3万亩,培育出“哈尼秀峰”、“哈尼龙井”等近10个绿色品牌。两年来,朝着绿色生物产业这条道路推进,绿春县的生物产业拥有量已突破人均5.6亩,每年产值达8亿多元。
万绿丛中挖掘“绿宝石”
在2013年初绿春县政府工作报告中传递出信息: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7%,农业年均增长18.4%;去年,财政性支出15.6亿元,比上年增支3.9亿元……而这其中,让山区老百姓欣喜的是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势头起来了,全县财政支出越来越多地“流”向农业、农村。
据了解,2012年该县拨付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开发胡椒产业;2013年,安排胡椒产业开发资金1269万,每亩补助1000元物资,每株种苗补助3元等。此外,还有对茶叶、草果、八角等经济苗木和各地示范样板林种苗、肥料及农药补助等。
绿春县加大财政投入,开发生物产业,就是要让20多万居住在山区农村的少数民族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在山坡上植树、种草不但可建造绿色银行,保护生态环境,还可大大改善百姓的生产生活状态。”“在政策扶持,技术引导的同时,还要强化环境和质量的标准体系建设。”谈到这些,绿春县的干部群众体会很深。他们说,当前,除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外,绿春县正想尽办法,增加对绿色生物产业培植的投入,并主动营造好投资环境,吸引外地企业入驻。两年来,随着生物产业货源供给量的逐渐攀升,产品质量的日渐提高和稳定,绿春对外形象越来越好,知名度逐年提高,一些来自浙江、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地商家已来投资建厂,办起20多个生物产业开发加工厂和基地,把农田和山坡作为第一生产车间,将绿春的天然生物产品转销到国内国际市场。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绿春依靠“山”做活增收文章,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林下草果种植项目,打造绿色秀丽山川,让荒山野山变成了绿山、金山、银山。该县按照“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发展目标,引导农户发展林下草果产业10多万亩。对广大山区群众来说,加快脱贫致富困难在山,希望在山,出路在大力发展林产业。绿春县突出“生态优先、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加大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利用县域丰富的林地资源,实行林粮间种,四旁地种植,发展30万亩核桃产业。同时,结合低产林改造工作实际,在全县适生地区发展油茶20万亩,有效促进山区群众增收致富。此外,建设40万亩橡胶产业基地,促进橡胶产业规模化发展。在适宜地区种植草果、桉树、木、西南桦等速生丰产林,使林下资源开发和速生丰产林建设规模达20万亩。如近年来,绿春县利用地理、气候和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石斛特色生物产业,2012年,该县石斛种植面积就达2200亩,投产900亩,产量112吨,产值突破7000万元,石斛成为了山区群众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之一。